想獲得市場份額,想獲得融資,想在美國上市乃至想繼續生存下去,團購網站們就必須燒錢,按這一態勢發展,估計目前市場上的近三千家網站最終能有百分之一活下來就不錯了。
團購網站們都夢想在燒錢大戰勝出之后博得一個好前程,比如赴納斯達克上市之類,但問題是現在看來,即便是燒錢到最后,團購在中國的結局如何恐仍難預料。盡管中國團購網站的偶像Groupon在2010財年營收7.6億美元,但這一商業模式的軟肋在國外卻已開始遭到質疑,它太容易被模仿,由于沒有技術門檻,也缺乏留住用戶的核心競爭力,Groupon隨時可能有被超越的危險,亞馬遜的LivingSocial目前是美國排名第二的團購網站,去年底為對付Groupon剛投入了1.75億美元,據說Facebook和谷歌也都在醞釀推出團購業務,按兩者十億級的用戶基數,優勢很明顯。不少人預測,Groupon早晚會為放棄谷歌的60億收購后悔。
本土企業擅長運作"山寨產品"的特色使Groupon的國際軟肋在中國被無限放大,因此才有了"千團大戰"的市場奇觀。而且,在中國不但有更殘酷的市場競爭,團購業務利潤也遠沒有在美國豐厚,在美國Groupon和商家分成比例是5:5,但在中國,這一比例普遍為1:9,更少的利潤空間大大限制了網站的造血能力。